篇名
星巴克行銷策略解析:永遠都在「好友分享」與「第二杯半價」
作者
蘇威泰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811
第一步:好友分享只是「門票」,目的是邀你進入一個「數位俱樂部」
- 以前的買一送一,客人買完就走了,店家只賺到一次性的業績。但現在,星巴克把每一次的優惠,都變成一次「會員招募」大會。仔細回想,很多優惠活動是不是都帶著條件?例如「金星會員限定」、「週末APP領券享優惠」等等。這就是它的巧思:想佔便宜?可以,請先下載我們的APP,加入「星禮程」會員。
- 「好友分享」這個名字取得尤其聰明,它鼓勵客人主動「幫星巴克找客人」。當你帶著朋友去兌換優惠時,就等於幫星巴克完成了一次最完美的口碑行銷。在結帳時,店員順勢引導你的朋友也加入會員,獲取新客的成本幾乎為零。
- 所以,好友分享表面上是犧牲了一杯咖啡的利潤,實際上卻是星巴克獲取新會員最划算的「投資」。它成功地將店門口的排隊人潮,變成手機APP裡一個個可以溝通、可以識別的「熟客」。
第二步:用「遊戲」和「儲值」,讓你心甘情願掏錢一旦你成為會員,星巴克真正的「吸金」魔法才正要開始。
- 讓人上癮的「集點遊戲」:《經理人月刊》等媒體分析過,「星禮程」的會員制度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遊戲。累積星星可以升等,從綠星到金星,享有不同的專屬感。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來的「金星」資格,你可能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消費習慣,從「偶爾想喝」變成「定期光顧」,甚至為了湊星星而多買一塊蛋糕。這套制度,成功創造了讓你主動回訪的「動力」,而不只是被動等待優惠的「誘因」。
- 最高明的一手:「儲值」與「訂閱」這是星巴克最關鍵的金融操作。當你在APP裡儲值,或是在線上購買一組十杯的「訂閱券」時,發生了兩件對星巴克極為有利的事:
- 它立刻拿到你的錢:你還沒喝,錢就已經進到星巴克的口袋。這筆龐大的預收款(業界稱為「浮存金」)為公司帶來了驚人的現金流,並且牢牢鎖住了你未來的消費。
- 你花錢的「痛感」消失了:因為錢已經預付,之後每次去門市換一杯咖啡,感覺就像在「兌換獎品」,而不是「花錢」。這種心理感受的轉變,會讓你更樂意、也更頻繁地光顧。
第三步:用數據讀懂你,台灣星巴克無法做到個人化,但卻可以群體化
- 分級管理,創造尊榮感:最明顯的就是「金星級」會員。所有數據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維持這套遊戲規則的運作。透過數據,星巴克能精準地給予金星會員專屬的買一送一、生日禮、或商品折扣。這雖然不是個人化,但成功地創造了一個「特權階級」,讓核心顧客為了維持身分而持續消費。
- 生日禮、升等禮:這是最基礎的數據應用。在你生日的月份、或是剛升上綠星級/金星級時,系統會自動發送制式的獎勵。這讓你感覺被品牌記得,有效提升了好感度。
- 行為標籤(潛在用途):雖然目前發送的優惠很統一,但後台數據依然可以為用戶貼上標籤,例如「美式愛好者」、「星冰樂常客」、「只在週末消費」等。這些標籤是未來啟動個人化行銷的基礎,同時也能幫助行銷部門了解,這一次的「全體買一送一」,到底吸引到的是哪一個群體的客人。
- 判斷產品成敗:當一項新品上市,搭配了會員專屬的嘗鮮活動後,後台數據能最真實地反映出這款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遠比傳統的市調更準確。這能幫助總公司快速決定這項產品該被保留、還是淘汰。
- 門市選址與改裝依據:總公司可以分析某個行政區或商圈內,會員的分布密度、消費路徑與金額。這些資訊對於決定在哪裡開設新門市、或是評估哪家舊門市需要改裝或關閉,提供了極為關鍵的決策依據。
- 優化人力與庫存:當星巴克宣布下週一、二要進行「好友分享日」時,它可以根據過往類似活動的數據,預測出各門市大概會湧入多少人潮、哪些品項會被大量兌換。這能幫助店經理更有效地安排人力班表,並提前準備好牛奶、咖啡豆、紙杯等物料,避免活動期間手忙腳亂或物料短缺,影響顧客體驗。
最後一步:為何美人魚還能維持至高無上,俯瞰咖啡市場:
- 第一層:雖然台灣沒有像上海、東京那樣獨棟的「典藏烘焙工坊」,但Dream Plaza旗艦店,就是將其「精華版」搬進了台北信義區。這類頂級門市是創造尊榮感的火車頭,它的目的不是服務所有客人,而是定義品牌的「最高標準」。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這個區域採「預約制」,並與國際名廚江振誠合作設計專屬菜單。當喝咖啡需要「預約」,並且能享用到「名廚料理」時,它就徹底脫離了日常消費的範疇,進入了精品、奢華體驗的領域,直接創造出頂級的尊榮感。店內設有「典藏吧台」、「茶瓦納吧台」、「烘焙點心坊」,甚至是首次登場的「創意調酒吧台」。這代表顧客來此不只是買一杯拿鐵,而是可以探索手沖、茶飲、甚至是咖啡調酒的殿堂。專業的咖啡師、稀有的咖啡豆、多樣的沖煮方式,都在堆疊品牌的專業形象與價值感。巨大的空間、以台灣山巒為意象的設計、國際藝術家的作品,都讓這間門市本身成為一個「景點」。它傳達的訊息是:星巴克不只是一個賣咖啡的地方,更是一個融合藝術、設計與文化的策展空間。
- 第二層:如果說Dream Plaza是金字塔頂,那散佈在全台各地的「典藏門市」就是金字塔的上層。這些門市的識別標誌是黑底加上一顆星星的「R」,它們為懂得鑑賞的顧客提供了更進階的選擇。在典藏門市,你可以喝到來自世界各地、少量而珍貴的「典藏咖啡豆」。這裡的咖啡師都經過更嚴格的訓練,能為你用虹吸、手沖、濾壓壺等不同方式沖煮咖啡,並與你深度交流咖啡的風味與故事。這種「知識性」的體驗,讓喝咖啡變成一種深度的品味鑑賞。典藏門市的裝潢通常更沉穩、精緻,使用的設備也更頂級。它創造了一個鬧中取靜的空間,讓追求品質的顧客願意花比一般門市更高的價格,換取一杯更獨特的咖啡和更專業的服務。
- 第三層:創造「朝聖地」的魅力,全台「特色門市」,星巴克非常擅長將門市與在地文化、歷史建築或獨特地景結合,將喝咖啡這件事變成一趟「旅程」或「打卡體驗」。這讓品牌本身超越了咖啡,成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例如萬華的「艋舺門市」(百年林家古宅)、大稻埕的「保安門市」(巴洛克式建築),在古蹟裡喝咖啡,本身就是一種獨特且帶有文化光環的體驗。花蓮的「洄瀾門市」(亞洲首間貨櫃屋星巴克)、台中的「麗寶鐘樓門市」,這些門市本身就是地標,吸引人們專程前往「朝聖」。高雄夢時代的「海洋風門市」,有巨大的美人魚藝術裝置,呼應了港都意象與品牌故事;淡水的「雲門門市」則與雲門劇場的藝術氣息融為一體。
關鍵詞
星巴克、行銷、策略
刊名
NICK 的管理學世界(蘇威泰)
該期刊-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