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所系所介紹
只要是有組織的地方,就有人在談論管理。名校MBA畢業生紛紛被大企業重金禮聘,成為新興貴族;企管財經類的書籍五花八門、不斷推陳出新;企管顧問公司紛紛興起,為企業看診把脈。大學裡MBA和EMBA的課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成了經理人、上班族升官晉爵的必經途徑。管理在出現不到100年的時間中,已經成為一門顯學,而且持續發熱發燒中。
由於研究所教育普及化、平民化時代已經來臨,面臨高學歷時代的挑戰,想要提升職場競爭力,絕不能盲目地追求學歷證書,唯有針對目前與未來的就業潮流,審慎選擇具有前瞻性的校所,才能培養出紮實的專業能力,在揮別校園後,得以一展所長。「企管類研究所」不但著重於培養學生多元的文化視野,更強調結合理論與實務,以訓練學生危機處理與專業管理能力!
近年來教育部大力提倡在職進修,越來越多的企業中高階主管願意重拾書本,忍受學業、事業兩頭燒的沈重壓力,回到MBA相關系所,積極研習更多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課程、吸收有益拓寬個人視野的新知。既然企業主管們都不辭辛勞地利用夜間或假日在職進修,希望成為管理者的優秀在校生們,更應提早為將來做好準備。在景氣大不如前的現況下,同樣投資兩年光陰,唸MBA的「投資報酬率」,絕對高於實務工作。
另外,隨著寬頻網路的普及、消費者對網路交易的接受度提高,電子商務一掃泡沫化的陰霾,逐步邁入成熟期,.COM公司損益兩平,甚至是獲利、盈餘的新聞時有所聞,也因此帶動起新一波青年創業風潮,影響所及,為因應時代潮流,不論國內、國外的MBA,當前都極重視「創業」課題,除了積極培養學生創業計畫書撰寫、創業風險管理及資金籌措等能力外,更著重培育學生掌握市場動態、正確決策的專業,對有心創業者來說,無疑是職前準備的不二選擇!
此外,在我國加入WTO後,會有愈來愈多的外商來台,因此對於企管人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就更為殷切。企管所教導MBA們如何適應不同國家的企業文化、跨國經理人所需具備的條件,以及一個跨國性企業組織如何運用規劃、組織、用人、領導、控制的管理功能,來改善生產、行銷、人事、研發、財務等企業功能的組織績效,所以在外商「本土化」的過程中,企管碩士(MBA)便一直是跨國企業的最愛。雖然學校的招生名額年年增加,但是市場對MBA的需求未曾稍減,尤其成績優秀且外語能力突出者,每年至少都有三、四個以上的工作機會以供挑選!
面對整體就業市場對於企管人才的殷切需求,以及兩岸經貿往來與及消長態勢、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加劇的挑戰,各校企管所紛紛跨系集中師資等重要資源,強化設施與教學品質,並且力求課程內容跟上時代變化的腳步,同時形塑其專業價值,全力支持MBA進修課程的開辦,以期為學生鋪設出更適合、更寬廣的就業大道。
此外,為了順應經濟市場國際化、去藩籬化的轉變,也為了幫助企業界發掘、培育可駕馭不同領域知識的管理人才,MBA教育唯有多元化、通才化,才能與世界經濟接軌,近年來各校企管所為廣納不同學科領域中有自信、有潛力、積極主動且邏輯清楚的人才,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專業的管理知識,使之與其與所學相互搭配、應用,因此於入學考試中,均趨向筆試科目基礎化、考題生活化,另外也提高了口試分數的比重,對於有志倍增職場競爭力的考生來說,只要準備有道,就有機會一圓成為MBA的美夢。另外,政大企管所于卓民教授也指出:美國的MBA課程一向偏好招收理工背景者,而台灣目前也漸走向此一趨勢;從現今的就業市場來看,不但電子製造業中,對具理工背景的MBA需求日增,甚至連知名的工業銀行—中華開發,也都宣稱只錄用理工背景的MBA,因此,對理工科系的考生來說,現在報考MBA,正是最好的時機。
你可以參考多數上榜者的備考方式,使用雲端課程,或找老師面授。
現任台糖公司董事長,前台大管理學院院長林能白教授認為,管理教育包含二層面:一為超越時空的「科學」層面,一為結合所在地環境與工作經驗的「藝術」層面,本土MBA的優勢即為「藝術」這個部分。雖然國外MBA可能較具國際視野,外語能力也較強,但國外MBA所學習的個案問題,往往不見得能適用本地或整個區域,反觀國內MBA,平日不但可透過實習、報告製作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企業文化與政經環境,且因目前國內各院所多數教師為歸國學人,對培養學生國際觀不遺餘力,在課程規劃上,也講究與國際、本土就業市場間相互接軌;再者,透過自身努力學習,與外在英文學習機構、教材的輔助之下,本土MBA也能培養出優異的的外語能力。因此,在台灣日益國際化與自由化的過程下,對國內外市場均有一定程度了解的本土MBA,更能恰如其分地扮演橋樑的角色。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各產業對企業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日益殷切,而近年來,各企業體型態已趨全球化,培養國際共通語言的能力日益重要,企管人要在國際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語言」是最重要的利器之一!現在許多學校的企管研究所都逐步推動專業科目以英文授課,採取實務個案教學與課程英語授課方式,以培養問題診斷與分析能力,並提昇語文基礎能力,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並培養國際觀。除此,許多學校MBA學生在畢業前還需通過多益(TOEIC)或是托福(TOEFL)達到一定標準才准許畢業,希望同學畢業前英文程度可達一定水準,以面對國際化趨勢。
縱使本國、外國MBA各勝擅場、互有領先,但基於市場考量,有越來越多的外商企業開始任用本土的企管碩士,且無論是本國企業台商或外商,企業主都會結合兩者優點,平均分配本土與國外MBA的比例;其實企業界大多認為,雖然本土與國外MBA優劣互見,但未來發展重點仍應視個人的工作態度與工作表現決定,二者的立足點其實相當平等。
面對21世紀多變的企業環境與全球競爭,MBA教育應如何發展,才足以因應業界的人才需求呢?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指出,國內企業在選用人才時,最優先考慮的三大條件依序為:工作態度、能力與過去的工作經驗;而在理想員工應具備的能力方面,企業認為積極主動、團隊合作與專業知識最重要,這些條件同時也是各企管所目前在口試時的衡量標準。事實上,台灣的MBA教育不僅要符合業界用人的基本準則,還要使各校MBA成為企業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