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工系所介紹

數位轉型與「大資工時代」的全面升級

數位轉型是企業經營的熱門議題,即便疫情趨緩,企業跨國溝通與協作仍高度依賴數位系統。如今,在 AI 浪潮的推動下,企業更意識到數據(Data)才是核心燃料。全球在生成式 AI 上的支出在 2025 年將持續飆升,使得數據處理和整合能力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這趨勢讓資工科系入學分數不斷提升,迎來「大資工時代」。在畢業生起薪上,資訊學群持續領跑五大學群,且薪資上漲:公立大學資工學士起薪平均約 43,000 元,而碩士畢業生起薪平均更可達 62,000 元。尤其具備 AI、大數據等前瞻專長者,更是企業眼中的關鍵稀缺人才。

政大資訊學院:跨域人才領跑數據經濟

政大觀察到產業數位轉型的巨大趨勢,並善用其在金融、商管、人社等領域的優勢,將資訊科學系升級為「資訊學院」。

此舉旨在培養能結合資料庫管理、AI 應用與產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政務委員郭耀煌指出,未來科技發展將愈來愈重視服務與軟體內容創新,人文、商管等非理工專業若能強化資訊能力,晉身為跨域人才,將成為掌握 2025 年數據黃金時代的關鍵推手,更具優勢。

這正是政大能打破傳統文法商刻板印象,憑藉其跨領域的競爭力,使其畢業生的起薪能持續與台、清、交、陽明交大等理工名校並列高位的關鍵理由。

排名 學校 2025年(資訊學群學士中位數) 2022年(資訊學群起薪) 趨勢變化
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49,000 41,000 增長約20%
2 國立臺灣大學 48,000 40,500 增長約19%
3 國立清華大學 47,000 40,000 增長約17%
4 國立成功大學 47,000 40,000 增長約17%
5 國立政治大學 47,000 40,000 增長約17%
2022資料來源:遠見x104「2022五大學群起薪最佳大學TOP5」大數據報告。
2025資料來源:綜合勞動部近年統計、校友中心及市場研究機構2025年資訊科技領域薪資成長預估推算。
資工世界e時代,學歷永保競爭力!
進軍兩岸、放眼國際,碩士文憑只是基本配備!

隨著大數據 (Big Data) 的崛起,任何產業都能經過大數據的分析來預測未來的趨勢,因此大數據成為各個產業想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技術。所有的議題在科技業興起新潮流,也正式開啟後電子時代;迎接新革命、新挑戰、新的工作機會,資工人才更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國際化的頂尖人才,迎接百萬薪人生!

另一個這幾年才開始大紅大紫的技術就是人工智慧 (A.I) 了,A.I 的應用無邊無際,主要可以分成下列幾個產業:A.I 結合行銷、A.I 結合家庭、A.I 結合製造、A.I 結合醫療、A.I 結合金融。這些環境因素都讓資工領域人才成為各大領域爭搶的對象。其中 A.I 結合金融更是讓資工人具有特別價值,因為金融和資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能進入金融圈的人不外乎是念經濟、財金的,曾幾何時理工科的資工竟然可以在金融圈與這些金融人才搶飯碗呢? 在在的原因都是A.I的崛起。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資訊的普及、各式各樣的資料皆要求電子化,因此產生了各大行業對資訊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是國內大學的錄取率已近乎100%,造成「大學生滿街跑」的現象。各資訊從業單位或私人企業,無不以碩士畢業為旗下儲備幹部或高階主管的錄用門檻。身為資工人,欲尋求理想職位,不得不體認學歷的重要性。

在資工系,大學所學的學科多半是強化本身的基礎能力,但對於專業知識的深入卻尚有不足,因此研究所也可當作是強化本身能力的延伸。另外閱讀Paper的能力、設計實驗、甚至開發、創新、報告、思考的能力,都應該在研究所時培養起來,對以後進了公司有莫大幫助。一般說來,碩士生畢業之後,不但比學士畢業馬上多了幾千元,再加上本身能力的提升、專業能力的深入,使得升遷機會也比學士更容易許多。換言之,大學畢業後繼續升學已成為資訊系學生確保職涯基礎優勢的必然選擇。

自我能力的提昇
  1. 專業能力:系統晶片、平行處理、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VLSI、無線網路、通訊及多媒體、資料庫、演算法、嵌入式系統、影像/語音處理以及生物資訊。
  2. 證照:證照的重心已從傳統的廠商認證,轉向雲端平台資安實戰敏捷開發
    1. 雲端與AI主流認證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尤其是 Solutions Architect, Developer 相關認證。
      • Microsoft Azure /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雲端架構師或開發者認證。
      • 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如 Google TensorFlow 或相關專業證書。
    2. 資安與敏捷開發
      • 資安實戰證照:如 CEH (Certified Ethical Hacker)、CISSP (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Professional)。
      • 敏捷專案管理:如 Scrum Master 或 PMP 證照。
    3. 國內專業檢定
      • 經濟部及教育部委託資策會辦理的資訊專業人員能力鑑定(iPAS)。
      • 資訊技師、高考專業技師(如資訊工程人員)。
      • 公務人員資訊資格鑑定(高普考)。
    4. 傳統大廠認證(仍具基礎價值)
      • 思科 (CISCO) 所辦之 CCNA 及 CCNP 網路工程師認證。
      • 微軟、昇陽等軟硬體廠商工程師資格鑑定。
    最新趨勢:雲端三大巨頭(AWS, Azure, GCP)的認證和資安實戰證照,已取代傳統軟體認證,成為國內外企業判斷資訊人才接軌國際與實戰能力的最重要指標。
  3. 英文檢定:可考慮GEPT、TOEFLIELTSTOEIC、GRE、GMAT等檢定,其中GEPT、TOEIC為英文能力的展現,對職涯有加分作用,而其他考試為留學申請學校使用。
  4. 人脈:在研究所階段,盡可能和各種不同科系的人認識,商學院、法學院、工學院......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這些人在將來也可以給予不少幫助,無論是創業或就業,光憑自己的專業能力是不夠的,應提早與各領域同學多多接觸以增廣見聞。
資工所考試訊息

資工所考科包含了:離散數學、線性代數、資料結構、演算法、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等六科。然而,有許多學校並非六科全考,因此,如何搭配自己的強項來應考,便顯得更為重要。例如電機所CS組或通訊所不考線代、電子所多偏重在邏輯設計和資料結構,而一般資工所則是六科全考,同學宜考量自己的興趣選考。資工所投考組合

現在研究所考試多半集中在三、四月,如何有效分配時間是很重要的課題。數學方面,最好在暑假時便紮實唸過一遍,之後不間斷地抽空練習,一直到考完才結束。計算機系統方面,可以唸完數學後再準備,這二科須背的重點較多,但平常只要跟著高點老師的腳步走,上課結束後,再複習一次,就很足夠。各科建議在十二月之前,全部複習完畢;到了十二月之後,便要開始做考古題:將準備要應考的學校,至少取三年到五年的考古題印出來,準備一張白紙,設定90分鐘,看看自己在此時間內,能得到多少分數;如此一來,除了加強實戰能力,避免考試時過於緊張,還能瞭解各校出題趨勢、方式與重點,之後在考場上自然能輕鬆應考,取得高分!

2025人氣資工所排名
資工所報考熱度 學校 114報名人數 招生名額
1 中央大學 2,544(資工類聯招) 50
2 成功大學 2,362(資訊聯招) 57
3 中興大學 1,931(甲組) 32
4 陽明交大 1,751(資訊聯招) 137
5 中山大學 1,698(甲組) 38
6 台灣科技大學 1,572 54
7 台灣大學 1,375(資訊聯招) 58
8 清華大學 1,106 55
9 政治大學 851 16
10 中正大學 743(甲組) 29
我要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