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訊系統(MIS)

台灣政府網路攻防現況與因應策略全解析:從數據到政策的完整剖析
作者:蕭維文
發佈時間:20250818

近兩年,台灣公部門面臨的網路攻擊明顯升溫。國安單位對外揭露,2024 年政府部門平均每天遭遇約 240 萬次攻擊,較 2023 年翻倍[1] ;來源多與對岸國家級駭侵力量相關,且目標以政府資訊系統為主。這一數據被多家國際媒體引用,已成為解題時最具代表性的時事根據。

除了「量」的暴衝,攻擊型態也更複合化與持久化:釣魚郵件引導植入、供應鏈滲透、對外服務介面弱點掃描與憑證濫用並存;攻擊節點分散、跳板多層,且常伴隨心理戰資訊操作,形成「混合戰」態勢。多份威脅態勢報告同樣指出勒贖攻擊全球仍在成長、關鍵基礎設施暴露面擴大,反映到台灣就是對機關入口網站、帳號體系與雲端資源的更密集碰撞。 [2]

為何台灣特別成為攻擊焦點?其一,地緣政治對立下的情報搜集與干擾需求;其二,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公部門資料常與產業管制、標案與關鍵基礎設施監理相連,具高情資價值;其三,公共服務數位化與多雲採用加速,擴大了暴露面。這些要素疊加,使得台灣的政府網路在國際威脅圖譜中「重要且高風險」。

政府層級的回應與制度升級

一、推動「國家級資安韌性四年計畫」與常設機制
行政院 2025 年核定四年期 88 億資安韌性計畫(2025–2028),以強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人才與產業能量、以及跨部會協作與演練。此舉與「國家資安發展方案第七期」相互銜接,將預算、權責與成效指標制度化,降低年度編列的碎片化 [3]

二、籌設國家資安中心、建零信任與後量子路線
政府宣示將成立國家資安中心,作為跨部會作戰與科研節點,任務包含全國弱點盤點、威脅情資整合、產業/學研協作與國際鏈結;同時導入零信任架構與抗量子密碼的中長程轉換路線,以回應 AI 強化攻擊與量子計算帶來的加密風險 [4]

三、法制面:資通安全管理法(CSMA)擴權、個資主管機關就位
行政院已送請立院審議 CSMA 修法草案,明確由數位發展部作為主管機關,並強化跨部會事件通報、弱點管理與責任分工;同時推動個資法修法與個資保護委員會的設置準備,補齊個資監管的獨立性與一致性。這代表未來「資安事件」與「個資外洩」將各有清楚通報鏈與裁罰基礎,是申論題可以著墨的重點 [5]

技術與治理面的實務策略(考點可直接套用)
  1. 以「零信任」為骨幹的身分/權限治理
    政府系統多採跨機關單一簽入(SSO)與多雲環境,傳統「邊界式」信任不敷使用。零信任要求持續驗證(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最小權限與設備/情境風險評分;結合身分治理(IGA)與特權存取管理(PAM),杜絕權限積累與人為誤用。此類作法已被列為國家級方案的關鍵路線。
  2. 以「威脅情資+紅藍紫隊」強化偵防與演訓
    面對 2.4 百萬/日的高強度掃描與嘗試,僅憑資安設備告警容易疲乏。跨部會威脅情資共享(CTI)讓可疑基礎設施、IP、指標(IoC/TTPs)能快速下發阻擋;再透過紅隊(攻擊模擬)、藍隊(防禦)、紫隊(協作)的常態演練,把「被動查核」改為「主動驗證」。國安單位也強調以模擬演練檢校真正可用度 [1]
  3. 雲端治理與關鍵基礎設施(CIP)保護
    多雲/混合雲是數位政府常態,雲端存取安全代理(CASB)、雲原生安全平台(CNAPP)與雲端設定持續監控(CSPM)可及早發現外洩型風險(如錯誤公開儲存體、過大權限)。在關鍵基礎設施端,分段網路(Segmentation)與 OT/IT 監測分流可降低供電、供水、交通等系統受波及的範圍,呼應韌性計畫對關鍵領域的著墨。([台北時報] [6] )
  4. 供應鏈與開放原始碼風險治理(SBOM)
    政府標案大量使用第三方元件與開源套件,需以 SBOM(軟體物料清單)與弱點曝光窗口(VEX)控管版本與風險;搭配 DevSecOps 把安全掃描前移,在 CI/CD 即「攔截」易受攻元件,並把修補時程(MTTR)納入績效。這與國家資安中心擬推動的「全國弱點盤點」互為表裡。
  5. 社工與勒贖的「人因」防線
    全球數據顯示勒贖與釣魚仍在上升,台灣機關所受郵件式入侵與憑證竊取亦屢見不鮮。除了郵件閘道與網址沙箱,更關鍵的是情境式資安訓練與模擬釣魚、高風險單位的強制多因子、以及離職/職務異動的即時權限回收。這些作法在各類威脅態勢報告中被反覆驗證有效。
結語

綜觀近年台灣政府在面對網路攻擊時的現況與因應作法,題目若涉及此議題,考生應能從「現況描述 → 風險分析 → 政策與技術因應 → 成效與挑戰」的邏輯架構進行作答。作答時除了列舉實際案例與最新數據,更要融入資安理論(如 CIA 三要素、零信任架構、資安治理框架)以及國際法規比較(如 GDPR 與我國個資法),以展現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分析能力。此外,應適度探討未來趨勢,例如 AI 驅動攻擊、量子運算威脅及跨國協作模式,凸顯對時事與長期風險的敏銳度。完整、條理分明且具深度的回答,才能在高普考中脫穎而出。

參考資料
[1]: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ybersecurity/chinese-cyberattacks-taiwan-government-averaged-24-mln-day-2024-report-says-2025-01-06/
[2]: https://www.cyfirma.com/research/executive-threat-landscape-report-taiwan/
[3]: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5/05/09/2003836589
[4]: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5/04/15/2003835209
[5]: https://stli.iii.org.tw/en/article-detail.aspx?d=9348&i=169&no=65&tp=2

看更多高普考資訊:經典考題解析/備考策略
關鍵詞
網路攻擊、資安防護、零信任架構
我要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