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維文
發佈時間:20241128

最近在整理國內資訊管理的考題,包含研究所到高普考,除了可以觀察到出題趨勢外,更是發現有許多新穎的議題漸漸地在考試中提及,其中最受注目的主題之一就是ESG,例如以下在台大資管所出現的考題:

113年台大資管所-資訊管理導論
4)

ESG不僅在考題出現的頻率增加,還成為企業營運中的熱門話題,今天我想針對這主題介紹,讓同學在遇到考題時不會茫然無措。

ESG 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2005 年,聯合國發布了《責任投資原則》(UN PRI),正式將 ESG 引入全球企業與投資界的視野中,推動企業在追求財務績效的同時,也兼顧社會和環境責任。這三個因素是企業在追求財務績效之外,評估其可持續性和道德影響的重要指標。以下是 ESG 各個要素的詳細解釋:

  1.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企業如何影響自然環境,包括其對能源使用、碳排放、水資源、廢棄物管理和污染控制的管理。 評估重點:
    • 碳足跡與氣候變遷對策
    • 節能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環境污染控制與減少廢棄物
    • 生物多樣性保護
  2. 社會責任(Social):企業在管理員工、供應鏈、顧客和社會群體關係上的表現。這包括公司如何促進勞動權益、員工福利、多元化及平等、以及對社區的正面影響。 評估重點:
    • 員工健康與安全
    • 工作場所多元化與平等
    • 顧客資料隱私保護
    • 社區發展和公益活動
    • 供應鏈管理與倫理採購
  3. 公司治理(Governance):企業在決策過程中的透明度與道德標準,特別是股東權益、董事會組成、內部控制及反貪腐措施。 評估重點:
    • 董事會結構與獨立性
    • 管理層薪酬與獎勵機制
    • 股東權益保護
    •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 企業道德與反貪腐政策
為何 ESG 重要?
這個概念除了被聯合國提及之外,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點來了解為什麼企業開始重視:
  1. 投資者需求的變化
    • 永續投資趨勢:投資者(特別是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和機構投資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可持續性表現。根據研究,具有高 ESG 評分的企業通常在長期內能提供更穩定的回報,並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 ESG 評分成為投資參考:各大金融機構紛紛將 ESG 評分納入投資決策,以評估企業的長期風險和韌性。這使得 ESG 不再僅僅是道德考量,而成為重要的財務指標。
  2. 消費者意識提升
    • 環保與社會責任意識:現代消費者愈發重視品牌的社會與環境責任。他們傾向支持那些在 ESG 方面表現優秀的公司。企業若能展現其在減少碳排放、勞動權益保障等方面的努力,將更能吸引忠實顧客。
    • 品牌形象與聲譽管理:良好的 ESG 實踐能提升企業的品牌聲譽,並減少負面公關風險,從而增強競爭力。
  3. 法規與政策的推動
    • 全球法規趨嚴: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制定更嚴格的環保與社會責任法規,如歐盟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規範(TCFD)。企業若未能遵循這些法規,可能面臨法律和財務風險。
    • 政府激勵措施:許多國家為鼓勵企業推動 ESG,提供稅務優惠、補助和獎勵政策,促進企業積極投入永續發展。
  4. 氣候變遷與社會挑戰的壓力
    • 氣候危機加劇:全球暖化、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讓企業不得不重視其環境影響及碳排放管理。氣候風險管理成為企業長期生存的重要議題。
    • 社會責任的擴大:疫情後,社會對企業在員工健康、供應鏈管理、社區支持等方面的責任提出更高要求。企業必須展示其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承諾,以維持公眾信任。
  5. 提升風險管理與財務績效
    • 降低營運風險:ESG 策略有助於企業識別與應對潛在風險,如供應鏈中斷、法律訴訟、聲譽損失等,進而提升企業韌性。
    • 提高財務表現:多項研究顯示,積極實踐 ESG 的企業通常擁有更高的資本回報率和較低的資本成本。這是因為這類企業更具長期穩定性,能更好地吸引資本與人才。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日益加深,ESG 已成為企業在市場中建立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企業若能積極提升其 ESG 表現,不僅能滿足投資者與消費者的期望,還能提升自身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影響力。這也是為何 ESG 在現今商業環境中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關鍵詞
ESG、永續發展、社會和環境責任
我要諮詢